綿陽市中醫醫院受邀參加“2021年健康中國發展大會首場主題會議”并喜獲榮譽
7月18日,綿陽市中醫醫院受邀參加“2021年健康中國發展大會首場主題會議,見證健康中國—醫院行動宣傳平臺啟動儀式,參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圓桌對話。綿陽市中醫醫院黨建創新案例——《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 推動黨建業務深融合》被授予2021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醫院黨建“優秀案例”,院黨委委員、副院長李安洪應邀代表醫院參會并上臺領獎。
據了解,“2021年健康中國發展大會首場主題會議”于7月17——19日在北京召開。此次會議是由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指導,人口與健康雜志社、暨南大學主辦,健康中國觀察雜志承辦。旨在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推進健康中國行動,展示健康中國行動成果。會議分為主會場和以“人才創新培養”、“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”、“中西融合”、“癌癥防治”為主題的4個分會場。在“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”會場,綿陽市中醫醫院前期報送的黨建創新案例——《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 推動黨建業務深融合》被授予“優秀案例”,這既是對醫院在加強黨的建設工作方面給予的充分肯定,也為今后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指明了方向。
【案例展示】
中共綿陽市中醫醫院委員會下設4個黨總支,32個黨支部?,F有中共正式黨員363人,預備黨員14人,流動黨員17人,入黨積極分子73人。近年來,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,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,按照省委、市委的部署和市衛健委黨委的安排,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,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,探索建立了“一三三六”黨建工作模式,以黨建促業務,以業務強黨建,努力推動黨建和業務的深度融合。
探索建立黨建工作新模式
根據市衛健委黨委關于黨建工作的要求,結合醫院實際,院黨委積極探索“一三三六”黨建工作新模式。
一是突出一個主題:以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,進一步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院黨委要求各黨總支和黨支部必須突出政治功能,切實抓好意識形態工作。
二是定位三個目標:完善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;建立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常態化、制度化機制;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的質量與水平。圍繞這三個目標,院黨委按照上級黨委的安排部署,結合醫院實際,分年度、分階段安排黨建工作,抓重點,抓落實。
三是發揮三個作用:發揮黨委班子引領示范作用、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、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。在發揮黨委班子示范引領方面,醫院黨委2020年被綿陽市委組織部評定為AA級示范黨組織;醫院連續兩年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被評為A級,2019年度在全國520余家三級中醫綜合醫院中排名81位;在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上,醫院黨委書記任清良同志被市委、市政府表彰為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先進個人;在市委市政府舉行的2019年全市人才工作大會上,醫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趙平武同志入選“綿州名醫”。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方面,基層黨組織緊緊圍繞醫院中心工作開展工作,正確處理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的關系,團結帶領支部全體黨員、群眾,認真完成本部門各項工作任務。內科黨總支2021年被四川省委授予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稱號;肺病科黨支部、行政后勤第一黨支部2021年被綿陽市衛健委黨委授予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稱號;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方面,醫院全體黨員均能夠遵循“醫乃仁術”“大醫精誠”等價值觀念,哪里最危險、哪里最需要,哪里就有黨員干部。新冠肺炎疫情之初,在短短15分鐘內就有479名醫護人員通過掃碼的方式按下“紅手印”,成為“綿陽市中醫醫院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應急醫療隊”的預備隊員,其中黨員266名,占申請人數的56%。不管是14名赴武漢一線的隊員,還是在市定點醫院、醫院本部參與疫情防控,全體黨員干部都能以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,努力實現患者利益最大化。疫情以來醫院共上報先進典型30余人次,1名同志獲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“先進個人”,2名同志被綿陽市總工會表彰為“綿陽市五一勞動獎章”,3名同志被市婦聯表彰為“綿陽市三八紅旗手”。2021年,9名同志分獲綿陽市衛健委黨委“優秀共產黨員”“優秀黨務工作者”稱號,醫院在市直衛生健康系統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中榮獲第三名。
四是加強六大建設:加強政治思想建設、黨員隊伍建設、工作作風建設、黨風廉政建設、醫院文化建設、重點學科建設。院黨委要求各黨總支和黨支部要圍繞這六大建設開展工作。如在文化建設方面,院黨委組織開展了“以人為本,患者至上”,踐行為民服務宗旨活動,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。院黨委要求基層黨支部在突出政治功能的同時,要推進黨建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,臨床支部必須抓好學科建設,2020年醫院新增康復科、內分泌科為省級重點???。
通過全面加強醫院黨的建設,院黨委的領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,公立中醫醫院的政治功能進一步彰顯,全院上下形成了風清氣正、積極向上、奮發有為的良好政治生態和“以人為本,患者至上”“一切為了患者,為了一切患者”的文化氛圍。